店主手記 » Tree Children's blog│店主分享

  • 手作

    Posted on by Sara M

    手作在華德福教育中,是一個重要的環節,由小孩到成年人,都可以在做手工的過程之中學習和成長。

    手工的種類有很多,由簡單的黏土手作布偶,甚至是香港較冷門的木工和金屬工藝都屬於這個範疇。我們建議年紀較小的孩子先從「軟」的工藝開始(簡單如我女兒把不同顏色的羊毛氈碎片穿起來當花環,這個裝飾還放在小店的大門上呢),他們的小手會較易適應,逐漸成長。通過用雙手去體驗美感、色彩和形態,孩子除了鍛煉雙手的靈活外,還能培養思考和意志力,這正是華德福教育強調的三元全人發展,讓手、腦、心並肩成長。

    最好的手工是孩子能享受過程,需要逐步遞增的技巧,而且成品是有實際用途的。因此,大家可以讓孩子自己動手做日常生活的用品,例如棒織用來裝笛子的袋就是很多小一學生的功課。

    如果有留意我們的Facebook,我們有開很多關於毛冷和娃娃製作的手工課程。但因為地方、人手所限,大部份都是成人班。其實我們亦很鼓勵香港的成年人培養做手工的興趣。都市生活繁忙急促,整天都精神緊張,做手工有沉殿思緒、修補的作用,在過程中會不自覺有空間進行默想,對人的靈性、脾氣、健康都有好處。

    喜歡做手工的朋友都知道,即使願意花錢,好的手工材料也不易在香港找得到。適當的工具、優質材料的質感,對於得手應心地做手工都很重要。參加手工班除了可以學習各種做手工的技巧之外,更可以認識到志同道合的朋友,交流心得及分享作品,使做手工的過程更加充實有趣。

    無論大人還是孩子,踏入手工世界的第一步,不要怕不懂,先來熟悉一下各式的材料,又或者和我們聊聊,你自然會找到屬於自己的手作方法。

    Read more

  • 月事杯

    Posted on by Sara M

    月事杯,本來隱秘的題目,最近突然紅了。其實我們店裏有售月事杯已有好一段時間了。為了保護環境,為了更方便的生活,「講呢啲」並不是尷尬的事。

    隨着月事杯越來越普及,網上開始出現很多用家的心得文章,也就越來越多人知道月事杯(或稱月亮杯/月經杯)是什麼來的。不過使用月事杯,總要跨過一道心理關口;知道的人多了,但真正試用的人還不是很多。

    我是在幾年前看到外國關於月事杯的用家分享,之後好奇訂回來試用的。我家族中的女人都受強勁的月事所折磨,自己也不例外。作為一個愛護環境的人,每天要丟棄一大堆難而分解的衞生產品,心裏總是不舒服。那時適逢女兒初生;生過孩子之後,發現跟其他人說起這些事情,其實沒有什麼大不了。

    我們代理的Lunette這個品牌,在眾多月事杯品牌之中,在品質、形狀、口碑等方面都非常好。自己用得超級愜意,身邊用過的朋友都讚不絕口,於是膽粗粗的跟芬蘭總部聯絡上,拿到香港來賣。

    在我們店裏,月事杯是光明正大地陳列出來,客人可以親眼看過碰過聽過講解之後,再決定要不要試試這個環保方便的革命性產品。店裏有同事是小男生,當初培訓他了解這個產品的時候,也真的要從盤古初開說起(笑)。不過在與這麼多客人聊過後,他現在可能是香港最熟悉女生月事的男生噢。

    如果你有興趣體驗另一種月事方式,既為大自然出一分力,也為自己省一點錢,歡迎你到小店裏了解一下。

    網上關於月事杯的文章很多,大家可以看看其他人的感受:

    Read more

  • 絲巾

    Posted on by Sara M

    絲巾和木頭的配搭,怎麼想都是有點奇怪的。會這樣想的人,大概不在少數。我們的木頭玩具和絲巾都放在生活館的當眼處一起賣,禮貌的客人並不會直接問為什麼賣絲巾,卻會婉轉地問問絲巾的玩法和用法。

    其實,除了木頭玩具以外,絲巾就是標準的「華德福」玩具之一,作為玩具,充滿各樣的幻想空間與可塑性。

    絲巾在店裡算不上招徠性高的產品,但買過給孩子的客人都是回頭客,紛紛再買送贈親友。彩虹色大大小小的絲巾,其實好像「約瑟的神奇彩衣」一樣,時而披在孩子身上,時而揮舞,不同的型態原來已經是一個又一個的華麗舞台。

    半透明、質地輕、色彩鮮豔、大小適中,都是專門設計給孩子耍玩的絲巾優點。彩色絲巾半透光的朦朧,在看透與看不透之間製造可能性,比大部份布料更輕巧飄逸的重量,體貼孩子身高的幾種尺寸,讓孩子在任何年齡段都可以輕鬆拿著揮舞,做出他們想做出的動作。

    至於絲巾的玩法,其實我身為大人也說不準;但我們可以當個觀眾,看孩子玩耍時自由示範。我當初拿出絲巾給女兒玩耍的時候,根本沒有機會跟她解說,她就已經自顧自拿來扮演蝴蝶、放在地上扮演草地、套在頭上扮演舞獅。看著孩子玩耍時的天馬行空,其實有時也令我暗暗羨慕:童真真好!

    Read more

  • 閱讀

    Posted on by Sara M

    自從有了大量的電子產品之後,所有人的閱讀時間都大量減少,現在幾乎都不再看見有人再把握交通時間在車上看書了。

    推出了「夏日閱讀系列」,為大家介紹了一些值得閱讀的好書,也來談談如何培養學齡前孩子的閱讀習慣。

    我們都知道應該鼓勵孩子多看書,可是很多時候會變成催逼,這樣一來,孩子就更加對閱讀提不起興趣了。在培養幼兒的閱讀習慣時,重點是要把閱讀塑造成好玩、令人享受的事,而非要孩子學字、長知識的機會。讓孩子自己挑讀物,然後依偎在父母懷裡,這種親密舒暢的感覺,能伴著孩子一生。

    孩子的閱讀方式跟成人完全不一樣,因此成人應把主導權交給孩子。例如孩子會將自己喜歡的書看很多次,也會在不同的時間喜歡不同的書本。以我家小姐為例,她每一兩個月就會有一兩本「新寵」(不一定是新書,舊書有時也會重新拿出來再寵幸一輪),每次看書都總是會挑那兩本,然後反覆閱讀。

    父母不用每次都依書直說,可以用書中插圖為零件,每次改變一下故事細節,甚至與孩子重新創作一個劇本。這樣既可以鼓勵孩子用心去看美麗的插圖,亦做到「一本書的價錢,買來萬個故事」(笑),能延長一本繪本的生命,更能把主導權分給孩子,令閱讀成為他有份主導的遊戲。

    最近跟女兒看《好多好吃的米飯》,故事講的是米飯經處理後變成不同食物。但女兒主動為每幅圖再加演繹,例如飯團原來是日本來的上班族,笑得我直打跌!

    華德福教育並不建議孩子在七歲以前閱讀太知識性或是邏輯性的書,因為過早的規範會扼殺孩子與生俱來的想像力。故此,我們在揀選兒童書籍時,會以美麗的插圖和溫暖而富想像力的故事情節為條件,以滋養孩子的感官。

    好的繪本,不止孩子會愛上,成人也會陶醉其中呢。下次挑書的時候,不妨帶上孩子,讓他們自己挑自己喜歡的讀本,真正享受閱讀的樂趣。

    Read more

  • 木頭

    Posted on by Sara M

    銅鑼灣人車爭路的黃金地段,拐進有歲月色彩的唐樓樓梯,推門進生活館,一室木頭香,細細品味其實是相當夢幻的經驗。

    與木玩結緣

    木頭玩具是生活館的主打,也是最吸引客人眼球的一個部份。為什麼賣木頭玩具?由親友到客人,談開了都會問這個問題,個人喜好似乎是最熱門的猜測。

    其實從小就像老人精的我,小時候沒有多玩玩具,而是埋頭看艱深書籍,年紀輕輕已經熟讀《十萬個為什麼》,滿口高深道理。到初為人母,才發現自己在成長中,錯過了培養創造力和想像力的年紀。

    精緻的塑膠玩具琳瑯滿目,在女兒入讀「華德福」教學的幼稚園後,我才發現這些精緻得不行的玩具並不能配合女兒的成長發展,機緣巧合之下,才決定推廣這種在香港並不常見的木頭玩具。

    「木頭」

    木頭玩具的優點,就是木頭製造。

    木頭是大自然的財富,無論在氣味、手感、重量、溫度、撞擊的聲響等各方面都給予孩子獨一無二的經驗,蘊含生命的力量。木頭玩具樸實簡單的線條形狀,並不切合觀感第一的現代消費市場,不過,對於孩子來說,這才是木頭玩具耐玩的秘密。

    各種理論常提到的「自由玩耍」(Free Play),裡面有很多形形式式的研究,說是創意的泉源。其實並不用想得太複雜,一件木頭,就著大概的形狀加上想像力變出多種玩法(不是變型金鋼那種依照說明書的變身!!!),一時是不能逾越城牆邊境,一時是神秘模測的叢林障礙,本來就是最原始的遊玩方法。

    Read more